雙星愛迪斯達采用的泰國橡膠為什么最好?
從業(yè)人口多
泰國從1991年起即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。據統(tǒng)計,在2000年時泰國的產膠量達100萬噸。目前泰國有大約600多萬人從事橡膠的生產、加工和貿易,占全泰國人口比例大約十分之一。
地理環(huán)境好
泰國南部半島年均氣溫24~39,常年溫度不低于24,獨有的熱帶雨林,較高溫度,充沛降雨等條件造就了泰國南部地區(qū),占據優(yōu)勢的地理環(huán)境,讓它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橡膠生產地,也成為了全世界最好的天然乳膠原料生產的搖籃。
關于橡膠生產的政策好
泰國對橡膠從生產到銷售只涉及一項費用,每公斤提取0.9泰銖折合人民幣0.18元的費用,而這筆費用的85%又返回到膠農種植、開墾和更新上,可謂取之于橡膠用之于橡膠。
制膠加工工藝先進
泰國制膠加工工藝先進,生產規(guī)模大,機械化程度高,人均勞動生產率高,而且還非常重視對產品質量的檢驗。凡出口的橡膠,必須經過ISO2002質量認證標準,否則產品降級或不許出口。產品出廠檢驗相當嚴格,配備的檢驗人員素質較高,有一系列嚴格的檢驗管理制度,從而保證了產品的質量信譽。政府對加工廠建設提供低息貸款,加快工藝改造。
泰國橡膠協(xié)會
協(xié)會于1957年在曼谷成立,其前身是泰國膠商公會,協(xié)會成立的初期是為了調整橡膠交易中出現(xiàn)的糾紛。1992年,協(xié)會遷址至泰國南部宋卡府,并于1993年改名為泰國橡膠協(xié)會。目前,泰國橡膠協(xié)會的會員共有48家橡膠生產商及出口商,這48家生產商與出口商所經營的橡膠產量與出口量相加,約占泰國全國的85%。協(xié)會宗旨是促進國內及國際橡膠工業(yè)界,特別是與橡膠客戶之間的合作,以推動世界橡膠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
割膠時看樹下刀
01
根據品種(系)特性和植株特性確定割膠深度和頻率。一般需要看樹的產量,樹皮和排膠狀況的差別,而采取不同的割膠方法。對高產品種或高產且又長流的橡膠樹,要適當淺割。低產樹適當深割才能提高產量,低產樹排膠性能差,不會出現(xiàn)長流,也不易死皮。
02
根據干膠含量、流膠時間確定割膠方法。對干膠含量低、流膠時間長的橡膠樹要淺割,或停停割割,或割線斜度小而較平緩。反之,割線斜度應稍大些,割的樹皮也應稍厚些。
03
根據植株健康狀況確定割膠強度。遭受風、寒害的橡膠樹和非正常樹,應按復割標準,酌情恢復割膠和施用刺激劑。死皮樹要在處理后達到復割標準時,才能割膠。
泰國從1991年起即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,2005至2008年期間種植的橡膠樹產量達到頂峰,而2011-2013年期間播種的橡膠樹開始產膠,目前在泰國有670多萬人從事橡膠的生產、加工和貿易,占全國人口十分之一。
橡膠產品主要有煙片膠、20號標準膠、5號恒粘標準膠和濃縮膠乳等,93%供出口,中國是其消費大國之一。